返回主站
泰国中文论坛

汉字阻碍中国称霸

平头哥弯道超车
2020/09/14 10:35:25

美国哈得逊研究所中国战略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 在2015年出书强调中国威胁,主张美国全面对抗中国。白邦瑞的著作《百年马拉松:中国取代美国称霸全球的秘密战略》在出版后成为国际畅销书。他在书中的主要观点是,美国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迷惑而无所作为,与此同时中国企图在2049年前取代美国的霸权。中国甚至以合作为掩护盗窃美国的科技专利和军事机密,加速美国的衰落。

中国有在2049年称霸世界的野心,有这种可能,但可能不等于必然。人口众寡是决定经济规模的因素,中国人口多于美国,就像美国人口多于德国。没有人能够想象德国经济规模能和美国不相上下,不过美国人均经济产出会长期高于中国则十分可能。2018年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5%,接近土耳其的水平,世界排名第72。一旦中国的人均GDP达到西班牙的水平,中国的经济体量就会是美国的两倍,按购买力计算甚至将近美国的3倍。

中国是很大而且有能力的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是可能的,除非中国自己做出严重失误,否则美国通过阻挡中国进口和停止技术转让都无法阻挡这个趋势。

汉字阻挡这个趋势

汉藏语系语言的一些类型学的特点:很多是孤立语;有声调;单音节词根占多数;有量词;以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002年周有光先生在《语文建设通讯》第70期的《汉语即将成为世界第一语言吗?》一文中说:“汉语在21世纪是否即将成为使用人口最多的、流通范围最广的世界第一语言?中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又在向上发展,普通话将在全世界华人中间普及开来,迟早要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是,这不等于说,普通话将代替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除了语言优势外,还有英美等国的实力作为后盾。

语言发展有一条规律,叫做“滚雪球”原理。雪球越大,越容易滚大。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是历史“滚雪球”造成的。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三百年来“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日落”了,遗留下来一份遗产“英语”,正像罗马帝国瓦解之后遗留下来的“拉丁语”。“英语”失去了英国特色。英语不仅没有阶级性,也没有国家的疆界。

中国人说,今天中国人努力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世界上绝大多数非英语国家都把英语当成第一外语,包括中国。如果中国人都会一口流利的英语,那外国人就基本不用学习汉语了,大家用英语就可以交流。中国人已经把英语当成身份地位的象征,一个人只要学好了英语,就能出人头地。既然英语这么重要。中国人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学好英语应该不在话下。

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欲亡其国,先毁其史”的例子。秦灭六国,顺便把他们的史书毁掉了。项羽灭秦,又把秦史毁掉了。成吉思汗灭西夏,把西夏史书付之一炬。罗马灭迦太基,白人灭印第安人,也把他们的语言和历史毁掉了,现在绝大多数印第安人说的是英语、西班牙语。

在欧洲居住时间越长越能感觉这文字的能量。欧洲与中国的面积差不多,但欧洲分裂成多个国家;中国却始终能够统一,文字的差别看来是主要因素。地域辽阔,山阻水隔,使居住在各地的同一民族语言产生变 化,英语法语德语等拼音文字非常依赖“语音”,当“语音”产生变化后,修改文字符合“语音”是很自然的,加上拼音文字修改容易,造成欧洲的语文一路增多, 语文有异则造成民族分裂,所以欧洲分裂成多个民族;而汉字依赖“字形”,对语音的依赖不显着,且要修改汉字有一定难度,是以虽然中国各地区的汉语方言有 异,但文字始终一样,防止了民族分化。中国之所以是唯一流传至今的文明古国,汉字和汉语以及用汉字记录的历史功不可没。很难想象,未来的中国人用英语学习中国历史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为什么汉语如此难

漂亮、复杂、神秘——但是荒谬。你学的汉字越多,汉字也变得越诡秘和令人上瘾。对汉文字的研究可以令人一辈子全心身投入,而且很快你就会发现你每天从事的任务就是毫无希望地试图用你不断漏水的长期记忆口袋在汉字的汪洋大海里一滴一滴地积累。汉字的美是无可争辩的,但是当中国人开始意识到普世无文盲的重要性时,这些像形符号乃是一种裹脚这一点就变得清晰起来——某些恋物癖者可能喜欢它们的样子,但是它们对于日常使用来说是不太实用的。

约翰•德佛兰西思在他的《汉语言:事实与幻想》一书里称,他的中国同事估计,一个母语为普通话的人需要花费七到八年时间来掌握三千个汉字,而他的法国和西班牙同事估计他们各自国家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只需要那个时间的一半。自然,这种估计多少有些粗糙和凭印象(“同样的程度”到底是什么不清楚),但是总体隐含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汉语书写系统在绝对意义上比字母书写系统更难学习。即便是中国儿童在大脑处于顶尖吸收状态时,其学习汉字所碰到的麻烦也大于其它国家相应年龄的儿童学习本国文字遇到的麻烦。

每个人都听说过汉语之所以难学是因为需要记住大量的汉字,而这是绝对真实的。想象一下一个普通中国成年人决定要学英语。需要什么样的技巧来掌握其书写系统?很容易:26个字母。(当然了,大小写,加上手写体和几个变体。外加一些引号,撇号,顿号,括号,等等,——所有这些汉语书写系统里也有)这些字母怎么写?从左到右,以空白来区分单词。暂时撇开拼写和用这些字母造词的问题,这个学英语的中国人需要多少时间来掌握英语书写系统的组成部分?大概一两天左右。

再来看一个决定学汉语的美国本科生。此人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掌握汉语书写系统?没有任何与字母产生对应的东西,尽管有各种反复出现的组成汉字的部分。有多少这样的组成部分呢?别问了,回答是无法令人满足的一团乱麻。那取决于你怎样定义“组成部分”(笔画?偏旁部首?),外加很多其它冗长的细节。可以说,这个数字相当大,大大超过26个罗马字母。那么这些组成部分怎样组成汉字呢?一些在另一些的左边,一些在另一些的右边,在其它的周围,在其它的里面——几乎任何情况都是可能的。而在这一安排空间的过程中,这些组成部分或被压扁,被拉伸,截短和扭曲以便塞进所有汉字必须能放进去的统一的方块空间里。换一句话说,汉字的组成部分在两维空间里排放,而不像字母文字那样在一维空间里排放。

一个学习汉语书写系统的西方人在遇到一个新字时,要多长时间才能学到怎样运笔以写出一个与该字大体一致的字来呢?仍然是很难说,但是我估计一般的学生需苦练几个月才能掌握基本技巧。如果人苯一点,在美术班里从来成绩不太好,那可能要一年。相比之下,他们的学英语的中国同行在学英语手写体时已把他们远远抛在后面,可以腾出时间来阅读了。

不熟悉的汉字,如果不事先把那字在字典上查出来,看到时我也没法读出声。而且即使已经查过字典了,下一次又看到时,我可能又需要再查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查,因为语音的巩固来得既不自然又不轻松。

声调语言很怪异,这是学习汉语中出现最多的抱怨之一,而这也是西方人学汉语时拿它最没办法的汉语特征之一。为什么shu?xué的意思是“数学”,而shūxu? 的意思是“输血”呢?或者为什么guo?ji?ng 是“过奖”,而gu?jia?ng是“果酱”呢?

汉语的这一特征本身就够难的了。它意味着对母语非汉语的人来说,在你必须记住单词的元音和辅音之外,你还得另外去记住看起来跟这个单词发音无关的声调。但是真正的困难发生在你开始使用汉语来表达你自己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自己被套上了紧身罩——发音正确但调子都错了。

今天中国人努力学英语,将来全世界都努力学英语。中国无法取代美国称霸全球公开的秘密是,汉语无法取代英语。(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