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泰国中文论坛

51岁黄光裕出狱:12年前身价430亿的他得罪了谁?(1)

平头哥弯道超车
2020/06/27 22:19:21
黄光裕一生信奉一句话:商者无界。因此近20年的创业之旅中,他做过服装,也折腾过电器,甚至在2000年一度进入房地产行业,风生水起。在资本市场的欲望,铸就了他的成功。但也正是这种欲望,导致了他的牢狱之灾。2008年11月23日,黄光裕在北京突然被带走,一同被抓的还有他的妻子。而仅仅40天前,他刚刚重返富豪榜榜首位置,国美的帝国失去了灵魂。
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分局根据刑罚执行机关的报请,依法裁定对黄光裕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限自假释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

自2010年入狱之后的10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都有关于他出狱的消息,每次又都淹没在信息海洋里。而这一次,他终于重获自由。

  资本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他的迎接——出狱当天,国美旗下港股国美金融科技股价一度上涨69%,旗下另外2家上市公司中关村、*ST金泰的股价,也纷纷冲上涨停板。国美零售股票截至收盘,暴涨17.39%。

  十年之前,首富还是首富;

  十年之后,江湖已不再是曾经的江湖。

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黄光裕的名字了。

  他的故事在12年前堪比如今的马云(专题)、马化腾,是寒门贵子的典型代表。

  2004年6月,黄光裕的企业国美电器在香港(专题)上市,他的个人资产随即突破百亿,首次问鼎中国大陆首富。而这一年,他仅仅35岁。

此后的4年,他三度问鼎中国富豪榜,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销售帝国——国美。

  未来美好的画面,在他面前徐徐展开。而在2008年,他的世界骤然崩塌——他被捕了。

  2年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黄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同时被判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彼时,他的身份是国美电器创始人、董事长。

在中国商业界,他拥有着摇滚歌星一般喧嚣的名声。出身卑微,喜欢金色领带,挥金如土……

  即便在一个充满白手起家故事的时代里,他也是一个传奇。

绿皮火车轰隆隆跑上40多个小时,从中国汕头一路北上,途径广东的湿热,江苏的温润,北京的干燥,最终抵达内蒙古。漫长的旅途,促狭的硬座让人腿肿,这是黄光裕最早做生意的场景。

  1986年,黄光裕16岁,初中辍学跟随哥哥来到内蒙古贩卖电器。大他2岁的哥哥黄俊钦很早就显露出在电器方面的天赋。他能将一般的废旧电器,重新组装成完好的电器。靠着这门手艺,兄弟两个人在内蒙古赚到第一桶金,整整4000元,当时能在北京买一套房。

尚未成年的年纪,就敢前往陌生的内蒙古闯荡,源自汕头人骨子里的创业精神。从这里走出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一直激励着每一个汕头人。

  1969年,黄光裕出生在广东汕头,一家6口人挤在一间14平米的小屋内生活。上学之余,他和哥哥需要靠捡垃圾补贴家用。

  16岁,对这个世界刚有认知,他便跟哥哥赚到第一桶金。那时他对这个世界满怀期待,但这样的期待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们的伎俩很快被警方发现,在呼和浩特没待多久,黄俊钦被警方逮捕,货品全部没收,还被关押足足81天。

内蒙古无法再待下去,黄光裕决定来到首都北京,施展自己的商业才华。

  17岁,从北京火车站下车,黄光裕被拥挤的人流惊呆了。他找了个三轮车师傅,让他帮忙找个干净的旅店。师傅拉着他东拐西拐,那时他觉得北京好大。第二天醒来走出旅店大门,他却发现“北京站”三个大字就在眼前。他被骗了。

  这是他在北京上的第一课。茫然失措地站在人流中,有人过来问他要不要拍照。黄光裕也想记录下这一刻,狠狠心花10块钱,拍了张照作为纪念。

  他说:能进北京做买卖,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一张照片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倒爷儿”和“练摊”盛行,秀水大街上人头攒动,从南方运来的服装成为热销品。黄光裕一头扎进去,折腾几个月也没赚到钱,还时常被管理人员追着跑。被逼到绝境,他有了新的想法。

  他找到一家国营服装店,让店员帮自己代销服装,每销售一件,有相应的分成。尽管这在当时并不符合规定,但这一招却相当好用。不到1年的时间,他承包下那家100平米的服装店,叫来哥哥黄俊钦,将店铺名称改名为“国美”。

  1987年1月1日,国美服装店重新开张,一半卖衣服,一半卖哥哥的电器。2个月后,黄光裕发现服装生意越来越不好,反而电器生意日渐红火。兄弟俩一商量,索性将服装店改为电器店,专营电器。

  颇为心酸的是,当年那些卖不掉的衣服,成了国美员工最早的工作服。

国美从第一家店就开始盈利。从南方运送过来的低价货物,让他的每一家店铺都快速赚钱。

  1988年,黄光裕一年的时间开出多家分店,营业额不断上涨。但这种方式却并未持续多久。

  1989年国家对走私、偷税漏税大力整改,黄光裕的数家店铺被关,同时哥哥黄俊钦再次被捕。黄光裕望风而逃,在外地躲避许久才回到北京。

  1990年,黄俊钦出狱之后,兄弟俩痛改前非,决定从正规渠道进货。为了取得产品竞争力,他创造性采用“包销”的方式,直接从厂商拿货,大大降低货物价格。一年后,他们又开始在《北京晚报》的“中缝”中打广告,被认为开辟中国报纸中缝广告先河。一系列的操作,黄光裕越来越有钱。

  1992年,他和哥哥在北京开了十几家电器店,全年销售额高达2亿。当年底,他和哥哥在经营理念上产生冲突,谁也不服谁,最终分了家。哥哥拿到所有门店,黄光裕拿到一辆夏利车、几十万现金和国美这张招牌。这一年他才23岁。(转贴)